2024 領航計畫導師&導生心得分享
前往 Medium 閱讀好讀版

蝦皮產品分析 Lead 分享資料團隊如何在快速成長電商中提供價值?

講者簡介

📍 Eric Wang 目前任職於新加坡蝦皮總部,現為產品分析 Lead,有 8 年以上資料工程以及資料科學領域的經驗。目前他在蝦皮帶領 20+ 人的團隊,主要工作為開發 ML/causal inference model、領導實驗設計、與不同部門合作導入分析解決方案,以達到優化 Shopee App 的功能為目標。

摘要

📍 快速成長的公司通常是以業務驅動以及結果導向的,如果數據團隊無法找到自己的價值定位,可能會在內部競爭或外部災害(e.g. COVID-19)中被淘汰。在這次的 Meetup 中, Eric 將分享『 DA/DS可以提供的價值類型』、『團隊如何提供分析解決方案』以及『如何大規模的實踐分析解決方案』!

[2020/08/01] Meetup回顧

一、How does the data team deliver value in the fast-growing e-commerce company?

蝦皮成長快速,在東南亞和台灣已經成為排名第一的購物 App,擁有超過千萬活躍賣家,今年第一季的訂單就有四億筆,且每個季度繼續的翻倍成長。業務的涵蓋範圍也持續擴張,除了商城外,還包括了遊戲經營代理(Garena)、支付和貸款 (Sea Money) 等等業務。對於資料分析團隊來說,也必須在快速成長中持續的對公司營運產生價值。

資料對公司的價值何在?

今年在 COVID-19 籠罩下,許多公司紛紛縮減開支與裁減部分人力,據 Layoff.fyi 網站上公開的資料,美國地區 Data Analyst 和 Data Scientist 這兩種職位被影響到的數量排在 Top 5;在蝦皮,如果一個 Team 無法對公司的快速成長有所貢獻,也一樣會進行組織重構,因此明確了解自己的價值是很重要的。

二、怎麼了解自己的職位跟團隊對公司的貢獻?

圖的左邊是傳統上我們對分析價值的認定,隨著分析的難度越高(從敘述性的分析到預測型的分析),帶來的價值也會隨之提升。

但實務上要回答分析帶來的價值,必須先反思兩個關鍵問題:

  1. 公司的核心業務 (Core Business) 是什麼?
  2. 資料分析和模型在公司的定位。

今年 Uber 和 Airbnb 等公司裁員時,CEO 們常常會提到一句話:我們要回到公司的核心業務 (Core Business)。 那麼我們怎麼看一間公司的 Core Business? 答案是獲利模式,透過了解公司怎麼賺錢,就能了解資料跟業務的結合方式。

以 Banking 跟 Fintech 來說,主要的獲利模式會是 1. 利差 2. 投資收入 3. 服務的手續費收入。利差主要跟央行和大環境有關,資料科學的幫助有限。投資收入一般來說會放大部分在被動收入的債券,主動做投資配置的優化空間並不如專門做量化交易的公司,所以資料科學在 Banking 能夠貢獻的部分,通常會落在服務這塊。

而以蝦皮所在的 E-commerce 領域為例,除了獲利外我們更關注的是增長,包含 Order、GMV (Gross merchandise value,總成交金額) 以及 User Base 的增長,所以在選擇 DA/DS 題目的時候,你就要問自己的分析方案怎麼跟公司的核心連結起來,以及能夠為這些指標帶來什麼樣的協助。

確認完公司的核心業務後,我們進一步討論 Model/Analysis 的三種定位。

第一種和業務目標的連結是最明確的,也就是模型和分析就是主要的業務,例如貸款業務中的風險評分卡、或是自營業務中投資組合優化。

但大部分的人可能會遇到的場景可能是另外兩種:

第二種模式指的是,模型跟分析是核心業務的一部分 (Must-to-have),例如電商產品迭代過程中的 A/B Test 與 Causal Inference 是不可少的;或是像廣告投放的業務,投放成效的好壞很大程度決定了廣告業務發展,在這種狀況下,分析與模型是讓這個業務可以做得好的大前提或唯一選項。

最後一種模式則是 Nice-to-have 的支援型分析。值得注意的是,一樣的 Methodology 或者模型,如果應用在不同的地方,可能對公司的影響也會差很多,像 Uplift model 如果是應用在 App 的 Push Notification 這類行銷成本不是那麼大的業務,對公司的貢獻在計算上就會不太一樣。

所以如果要衡量個人/團隊做的分析價值/模型價值,必須同時考量公司的核心業務為何、以及模型在整個業務流程中的定位類型。

三、 了解自己的資料團隊在什麼定位,就知道怎麼貢獻價值

蝦皮內部的 analytics function 可以分成三種類型: Algorithm、Insights & Application、和在某些業務團隊下的 BI function。

  1. Algorithm 組的產出是模型,例如翻譯服務、圖片辨識…;他們會基於可以應用的潛在場景去提供 centralized 的 solution。
  2. Insights & Application 的產出則是業務單位跟分析單位雙方的競合結果,其內容包含 Reporting、Adhoc analysis 或 Modeling;大部分的方案都需要客製化以追求雙方共贏。
  3. 最後一種的分析團隊則歸屬於業務團隊底下,題目會限得比較細,而好處是容易落地。

我的組屬於第二種 Insights & Application,通常做的決策是針對整個東南亞來考量,當選定一到兩個 Local country 做實驗後,一邊要跟 PM 和Marketing 團隊去定義題目的範圍 Scope,另一邊也要研究如何提供不同的方案來客製化不同國家的需求。

四、 案例分享:最佳化 App 首頁上顯示的 Circles

在 App 上有很多不同的 Campaign 要顯示,20 個 Circle 裡,用戶在第一頁只能看到有限的前 8 – 10 個,那我們該怎麼優化整體的 Performance?

在這個案子中,我們首先需要了解 PM 想要優化的 KPI 是什麼?另外限制是什麼?可以採取的 Action 是什麼?

舉例來說,PM 想優化的目標是所有 Circle 的總點擊數,但對 Local 來說,他們可能只想改善某些低點擊率 (Click-through rate) 的circle。

在限制上,某些 icon 是蝦皮固定需要顯示的,那我們就只能針對另外 10 個可以變動的 Circle 去優化;而在技術面上,模型問題其實相對單純,像是用戶點擊的 Prediction 以及後續的 A/B test,但如何把模型結果連結到不同 Circles Sequence 的顯示策略,需要額外定義 Evaluation Metrics 去最大化KPI。

提出初步方案後,就要用 A/B Test 去驗證方案的可行性。

A/B Test 可以説是 Product Improvement 的一個標準程序。然而在與不同地區合作的時候,除了本身的設計、也得評估在地的流量、確保 Local 的設定是否為正確。若 A/B Test 失敗了,得瞭解實驗可能失敗的原因,除了關注的 Metrics 之外,其他的 Metrics 是不是也有不同的變化。

這個 Case 做的 A/B Test 主要是把不同人群對應到的 Circle 用不同方式做呈現,控制組 (Control Group) 看到的是預設,實驗組 (Treatment Group) 則會根據過往記錄放在不同 Sequence 裡。

但同時我們不會驗證所有的 Sequence,這是因爲每個實驗組還是需要足夠的流量,才能在統計上面證明顯著性;以最終的實驗結果來說,我們只會針對能看到明顯提升的組別進行排序客制化,若效果一般的組別,則可以選擇做 Error Analysis 調整或是直接提供預設的 Sequence。

驗證完 PoC 的效果後,我們還會跟 Product Manager 盤點目前的 Working flow。找出 Work Flow 中間接分析方案之間的斷點;處理斷點的方式除了使用 Engineering Team 的 Solution 外,有必要的話也可以考慮自建。

至於如何從本地端把 PoC 應用到其他國家的在地端,第一步是需要瞭解他們有沒有類似的問題,對於分佈不同國家的蝦皮,他們有自己的經營方式,重視的項目,因此團隊得顧慮他們的痛點而調整,這樣才能讓他們接受新東西,但調整的代價、其中的權衡是要做功課互相討論,才能延伸到執行層面。

簡報的右邊是一個例子,我們這個專案的目的在於提升整個 Circle 的點擊率(CTR),當試著使用到其他國家時,有個團隊提到他們主要的 KPI 在於提升 Circle 點進去之後的 Campaign 的 Order 數量,此時就必須評估是否能客製方案能進一步達成 Local 的目標。

當然在評估任何方案之前,我們還是會回到分析的階段去衡量是否存在用分析/模型提升的空間;右圖顯示了特定 Campaign 的 User Funnel,在通過Circle 點入 Campaign 的使用者中,有 40% 會繼續點擊裏面的商品,到最後購買的人不到 2%。但同時我們也發現最初進來的使用者有大約 1/5 的人在平台上購買與 Circle 內展示相似的商品,代表進來的使用者是有購買能力的,只是我們在 Campaign 上的選品不足夠吸引他們購買。所以我們就會在Circle Personalization 的基礎上再提供 Item Selection 的推薦方案,除了把合適的人導入到他們感興趣的 Circles,進一步提升他們在 Campaign 內下單的機率。

五、 在 Shopee 的 Regional BI 需要什麽能力?

  1. 要能夠找出合適的題目 — 大多時候業務方並沒辦法直接提供具體的 Analysis/Model 題目,需要由 BI 擔任業務問題與分析方案之間的橋樑,找到 Analysis/Model 有價值的 Position。
  2. 建模與實驗分析 — 團隊中有各個領域的專家,但每個人至少要專精 e-Commerce Analysis、 Modeling 或 Experiment Design 其中一個領域。
  3. 與不同部門溝通協調的能力,包含組內在不同業務上的專家、業務方、以及 Engineer 團隊。

六、Meetup Q&A

  1. ** 新加坡和台灣的電商有何不同?
    ** 產品方面,台灣電商不主打 App 而專注在 Website。但如果考慮網站上的購物流程,會員通常只會在購買的前一步進行登入,這代表平台其實很難了解使用者;但如果使用 App,大多數 App 都是一進去就要求登入,並且登入後幾乎不會登出,如此一來,顧客在平台上的行為才得以被追蹤跟分析,而唯有你瞭解使用者,平台才能有更多深度的應用。
  2. ** 新加坡和台灣的工作文化哪裡不同,如果對於在新加坡工作有興趣,您有什麽建議?
    ** 新加坡工作文化偏向成果導向,其他時間很自由。老闆不會在意你此時在幹嘛、此刻在哪裡,重視的是產出,因此員工必須主動。語言方面,因爲新加坡有很多不同國家的人,他們的母語也不一定是英文,所以我認為語言能力只要能在工作上溝通即可,更重要的是你的專業能力。
  3. ** A/B Test常用什麽工具執行?
    ** 蝦皮的 A/B Test platform 為自建,細節不方便透露,但如果想看 Tech 細節可以參考 Netflix 或是 Uber 的 Technical Blog,當初在設計階段的時候我們從它們的分享中得到很多啟發。
  4. ** 做A/B Test的時候,是測完A,測B,測A…依據結果一直循環嗎?
    ** 完整的 A/B Test 平台,除了做分流、實驗中監控、實驗結束後的自動報表分析,還有自動 Toggle-on,以及監控後續的 Performance。
  5. ** DS在蝦皮是怎麼分工的?
    ** 看組織定位、以及 Stakeholder 是誰。例如你的組織定位是產生模型、產品,那通常是依據技術分工,如果組是 Insight 或是應用爲導向,那就以Stakeholder 的 Relationship跟過去分析落地經驗決定。
  6. ** 如何同時觀察網頁和 App的分析,會不會有很多沒有用的資料?**
    App 時代的好處在於不需要做太多身份間行為的串聯。但如果你負責的平台是基於網站為主,可能需要一個集中的服務去發放虛擬 ID,協助你做跨螢行為、以及登入前和登入後的串聯。
  7. ** 如何評估案子和團隊成員的表現?
    ** 每三個月會和每位 team member 做 1–1 對談;會談三件事情,(1) 過去三個月内完成的產品或業務分析 (2) 談長期專案的進度,這部分是質重於量,所有案子幾乎都以三個月以內為一個周期,所謂的品質不完全取決於落地,畢竟有時候業務端有他們的時程壓力,做為一個以分析為產出的組織,分析的深度跟品質更重要 (3)需要我協助的部分,包含在日常的分析中碰到什麼問題阻礙你完成任務,可能會包含資料品質、或是跟業務單位的合作模式…等問題。
  8. ** A/B Test 需要多久時間,Data Scientist需要會寫 A/B Test Code,分析結果以及做深入的研究嗎?
    ** 取決你設定的 Metrics,Metrics 對應的場景流量有多少,以及對業務方在意的 Metrics 在多大的變動量下認為是有意義的,綜合這些算出需要的最低流量,並考慮平台場景的日均流量估出 A/B Test 的時間,通常不會超過一周,大多在一周或一周内。但其實這塊我們已經整到平台內了,除了一些特殊 Case,大多時候不需要人直接去算。

想加入新加坡蝦皮團隊嗎?尋找適合的職缺:https://careers.shopee.sg/

筆記:[Paul Lo](https://medium.com/@paullo0106)、[Lynus Hung](https://medium.com/@diagonalyang)  
校稿:[Eric Wang](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in/eric-tang-hsuan-wang-87b116139/)、Tzu-Yi Yen、Ji-Ying Lu、Jason Wang👉 歡迎加入台灣資料科學社群,有豐富的新知分享以及最新活動資訊喔!  
資料科學協會

資料科學協會

社群分享筆記 更新紀錄

Copyright 2020-2024 資料科學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.

本網站由 資料科學協會 維護